砍下母親的頭

母親節才過沒過久,前幾天發生日本高三學生殺死母親後,把母親的頭割下來放進書包中,然後很自然的走道警察局去自首,然後從書包中拿出了媽媽的頭。光這樣的敘述,我們大概可以想像到當時警察的驚嚇表情。完全沒有感受到什麼奇怪的表情,然後說著「殺誰根本沒有什麼差別。如果世界上沒有犯罪,沒有戰爭的話」。

觀察了幾天,現在的幾個焦點是
1.升學壓力與父母管教不適當,造成代溝擴大,壓力無法排解。
2.學校與同儕的相處問題反社會化。
3.暴力電玩等聲光娛樂影響青少年,偏離價值觀。

當然目前在觀察暴力電玩的問題。因為這個案件上,該名高三生明顯是自己和周遭社會適應不良,而不完全是親子溝通問題,而他最後的非社會化發言,更讓許多「專家學者」將這樣的偏差行為怪罪到暴力電玩、血腥動漫等影響上。而不善與人溝通、無法融入社會,更可能被專家解讀成NEET或是宅的特色(我實在不喜歡在台灣用這個字眼)。

如果這種情況沒什麼改善,我看再過一陣子日本政府就會有更大規模、更積極的作法來針對日益嚴重的青年反社會化現象,而遭受衝擊最大的,想當然而會是ACG界。

後續觀察。

留言

匿名表示…
發生事情總是要有人負責啊,尤其是ACG這種東西要美化不簡單,要撻伐倒是一堆衛道人士爭先恐後,讓大家都有個目標攻擊,不久後就可以把它歸到歷史裡了,記得在EVA動畫之前日本好像也有發生社會事件然後歸責ACG的樣子
匿名表示…
因為『青少年』的『次文化』就像別人的小孩一樣,死不完的。

如果是別的(社會定義)族群,或許還不會這麼慘;
如果是別的次文化,或許還不會這麼容易成為標靶。

況且青少年的次文化,把所有父母心目中希望孩子成為的模樣都變形了,自然更容易成為『大人們仇視的對象』。
「因為有這些次文化(不只ACG),所以我們的乖小孩成為無法理解的人,不再會依我們所希望的模樣,走我們希望他們走的路。」

簡言之就是,利益上的衝突→情緒上的對立→社會存在上的互相傾軋

我是這麼覺得的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