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隆中對」:一個很好的現實借鏡




剛剛下面寫了 篇政治的,那手癢繼續多說一點,(怎麼不去寫FFXIII攻略呢XD)

「隆中對」相信大家一定有聽過,這是三國志中劉備去訪孔明,諸葛亮為其分析天下大勢後,替劉備做出的決定,其中孔明精確的分析了目前的天下勢力,然後從中找出劉備的優勢與缺點,凸顯優點而掩飾缺點,果然劉備也依此為策,進攻天府之國拿下益州,作為擺脫長久以來流浪旅程的終點,獲得了一個可以安養生息的根據地,在此養兵蓄力。

可惜劉備最後沒有依照這一規劃,EQ過低而兵伐孫吳,導致累積的國力一耗而盡,接下來蜀漢便如風中殘燭,孔明的六出祁山,北伐曹魏,其實都是否定自己過去的決策,為了盡忠而意氣用事。那個臨表涕泣的出師表,其實正是孔明再對後主說明自己為何要打這一定不會贏的仗,然後情感宣洩,不能自己。

當然也有批評者指出,孔明早知蜀漢無望,後主愚昧,所以趁自己有權有勢之時,耗盡國力,圖自己身後一個美名,然後等孔明一死,自然蜀漢彈盡援絕必亡,而亡國之君必昏庸,故阿斗背負罪名。

我們先看隆中對全文:

[隆中對]全文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自董卓已來,豪傑並起,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。曹操比於袁紹,則名微而眾寡,然操遂能克紹,以弱為強者,非惟天時,抑亦人謀也。今操已擁百萬之眾,挾天子而令諸侯,此誠不可與爭鋒。孫權據有江東,已歷三世。國險而民附,賢能為之用,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。


荊州北據漢、沔,利盡南海,東連吳、會,西通巴、蜀,此用武之國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資將軍,將軍豈有意乎?益州險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業。劉璋闇弱,張魯在北,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


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於四海,總攬英雄,思賢如渴,若跨有荊、益,保其巖阻,西和諸戎,南撫夷、越,外結好孫權,內修政理;天下有變,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、洛,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,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?誠如是,則霸業可成,漢室可興矣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「隆中對」中,最重要的一句話在哪?「內修政理,待天下有變」

孔明很清楚知道,蜀漢國力太弱,曹魏是打不贏的,而孫吳是不能打的。想要以蜀漢統一天下唯一的機會就是先守住中心地帶的荊州,然後好好累積國力,操兵練武,然後「等待天下有變」的時刻來臨,這正是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。什麼是天下有變?

也就是曹魏內部因士族派系分裂,司馬氏起兵謀反竄位之時,這時,「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、洛,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」,則「則霸業可成,漢室可興矣」

那名上將當然就是關羽。雖然電玩漫畫都神化或把趙雲當成主角,但在孔明或是當時人的心中、後代人心中,關羽才是毫無疑問的當代第一人。所以孔明才要關羽去守荊州,根本不打算要還給孫權。

當關羽聽說馬超等武功卓越,想要和他一較高下時,孔明馬上修書大大讚美了關羽一番,其用意在關羽這個旗子千萬不可動、不可傷,否則大業無望。

結果關羽先掛點,整個荊州被拿孫權回去,孔明的蜀漢統一計畫也就完全破滅,不可能實現了。作為關羽死亡的復仇,劉備還伐孫吳,導致與孫吳關係結凍,劉備亡於白帝城,整個隆中對的戰略完全被破壞,再也沒有復興漢室的可能。

至於那個北伐、六出祁山,其實只不過是一種安慰而已。

----

那假設關羽沒死,荊州沒失,劉備也和孫吳結好,內修政理,養兵修武,但萬一「天下無變」呢?

如果是這樣,那很遺憾,蜀漢統一霸業也不可成。蜀漢想要統一中國,自己的努力是先決條件,但曹魏的分裂是必要條件。台獨也是如此。不管二千三百萬同志一心,或是口號再響亮再大聲,台灣絕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獨立,美國的協助是先決條件,而必要條件是中國內亂或分裂導致不穩。

如果中國沒有分裂或內亂,台獨絕不可能成功。中國越穩定、越發展,越代表台獨夢碎,更何況獨派還沒有「內修政理」台灣目前內部根本沒有要獨立的具體共識,如果談到可能會發生的戰爭,那就更手足無措,在「目前現實的情況下」,很遺憾的,吳敦義說的並沒有錯



「白癡才搞獨立」




INDEX


「赤壁」:電影與歷史詮釋中的三國與曹操
http://blog.xuite.net/tuyu/MIYU/22241937

 史上最環保的侵略者
http://blog.xuite.net/tuyu/MIYU/42462734

小白,我要判你死刑:西方文化中的動物審判觀念
http://blog.xuite.net/tuyu/MIYU/19422351

--

留言

archer寫道…
雖然吳沒有說錯,
但實話總是傷人... :D
Jiayou寫道…
許多人(特別是年輕人)對於三國人物的形象都是來自「光榮三國志」,
一聽到武將的名字時,心中就會不自覺映出遊戲中的人物肖像與能力數值X......

那關羽與趙雲呢?

就面相來說,前者是長鬍子大叔、後者是青年才俊(甚至是美型帥哥),
就武力、致力而言,趙雲武力不如關羽,但智力一定勝出不少,
這樣比較下來,怎麼看都是趙雲適合當主角XD
施盛閔寫道…
我讀歷史,也玩遊戲。歷史唸的少了些,不過就幾本古文書加上一丁點論文;遊戲玩的到多,從任天堂的2代-11代。關羽在koei三國志歷代的武力.智力.政治.魅力都比趙雲高,會選趙雲當主角是一外觀上的需求。
沒有自己玩過,對事實也未必知道的比別人多,大幅度的批評''年輕人'',是現代老or中年人常見的態度。
另外,你文中青年才俊也錯,史書中趙雲年紀較關羽為長
RainReader寫道…
我看上面那位的留言是針對Jiayou,故我就不發表意見。

不過你說趙雲年紀比關羽大?我印象中應該沒有任何史書有記載趙雲的年紀。

羅貫中說趙雲死的時候(AD229)七十幾歲,故可推算推論他比劉備大,但這是羅貫中隨便寫的,王鳴盛已經根據各項資料考證中指出趙雲死時大約五十餘歲,

但趙雲的實際出生年紀基本上應該沒有人知道才是。
魚丸表示…
哈哈,如有冒犯請原諒。

但是留言好像有點把主文拉偏題了...XD
(害我一直笑)
Papple表示…
我倒覺得出師表的內容語帶威脅,好似威脅劉禪說:" 我出兵遠征時,你不要給我亂來啊,你周遭的那些狐群狗黨是動搖不了我的地位的。我可是從你老爸那邊接下重責大任,乖乖做你的帝位吧!"
中學時第一次讀出師表時就有這種感覺。所以當時我直覺認為:
1. 劉禪不笨,而且還會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,伺機除掉把持大權的諸葛亮
2. 諸葛亮也有在堤防劉禪
3. 當初劉備死前要傳位諸葛亮或許有試探的意味,如果接受,可能諸葛亮馬上就會被殺。

4. 諸葛亮也知道如果篡位,其他老臣必定會激烈反對,所以還是挾持輔佐劉禪。

不過,都是從後世的觀點臆測,真實的情形誰也不知道。
Jiayou寫道…
To 施盛閔:

很感謝你那麼認真看待我的回文,
首先我確實沒有正式玩過任一作光榮三國志,
只有二代有短短接觸一段時間,所以就能力值這部份確實是個人的臆測,
感謝你的指正!

個人比較熟的三國系列作品是C社的吞食天地二,
此作中趙雲就完全符合上面所說的條件了......

而青年才俊一點,我上面也提過了,
這只是就「面相」(也就是電玩裡的肖像)來談,並非真的拿兩人的年齡來做比較,
不過既然你提到史書說照原年紀長於關羽這點,倒是讓我深感興趣,不知是出自哪本著作呢?
施盛閔寫道…
忘掉自己有發文xd

話說趙雲年齡的推測,是我記錯,來源非史書
(正史未記載出生年)而是演義第九十二回,趙雲於北伐中擒殺魏將韓德四子後,以詩贊曰:「憶昔常山趙子龍,年登七十建奇功。」

那時是西元228年70歲算一算比劉備(160年生)年長兩歲不過這樣引用不是很精確就是,抱歉
32123212寫道…
不合作主義:就是要搞台獨!中國五千年史就是一部人吃人的歷史,我以身為漢人為恥。幸好我混了點平埔族。中國人自己殺的中國人不知道比日本多多少倍,居然不知道要恨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