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推薦《風之旅人~Journey》評論 / 其他 日期: 3月 13, 2012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廢話少說,這個遊戲我從去年第一次公開後便不斷關注,不管在這裡(分站)或是GaMavi,我都寫了大量新聞的介紹。有PS3的玩家必玩,臺灣PSN 3月12日上架,還比日本快! 評論內文:http://gamavi.com/review/detail/973 --- 《快打旋風 X 鐵拳》影音評論 評論內文:http://gamavi.com/review/detail/975 ----- 《World is Mine》 by GaMavi Miruku ---- 留言 匿名表示… 請問"風之旅人"是中文的嗎?? 匿名表示… 因為Gamavi的信箱寄不過去,所以丟在這=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有關今次的GDC 2012 遊戲開發者大會(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) Gamavi幾乎無特別報導而巴哈的GDC新聞全部是外電翻譯文,沒有屬於自家的報導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算是在整個遊戲產業是滿盛大的盛會吧?日本 4gamer 的 GDC 2012 專題報導http://www.4gamer.net/words/005/W00529/ 韓國 thisisgame.com 的 GDC 2012 專題報導http://www.thisisgame.com/gdc/gdc2012/ 中國 電玩巴士的 GDC 2012 專題報導http://zt.tgbus.com/GDC2012/ 台灣 ......拿GDC 2012 搜尋會發現有在報導的媒體大都是巴哈姆特,且篇數很少雖然很討厭中國的電玩巴士和韓國人,不過人家是積極持續地在關注國外技術的消息日本有專欄甚至因為GDC盛會寫了一篇對於國內遊戲產業反思的文章Access Accepted第337回:「日本のゲームの未来」を考えさせられたGDC 2012http://www.4gamer.net/games/036/G003691/20120312053/ 其實我比較喜歡看這個,看看外國發展的技術程度已經到哪了? 再看看我們自己。我認為gamavi可以在世界遊戲產業脈動上著墨些。台灣電視媒體已經夠沒有國際觀了,我不希望電玩界也是這樣。請多多加油 RainReader寫道… 《風之旅人》這個遊戲是中文,不過這個遊戲沒有語言,當然也不需要文字。至於GDC 2012的問題。你說的沒錯,而且你會留言來給我也表達一種感謝。GDC是一種各國開發力的競賽,並非單純遊戲的介紹。他代表全世界遊戲開發者對於目前遊戲的走向、技術的交流,甚至是未來的看法。事實上,就4Gamer或是中國電玩巴士,我覺得也是停留在「報導」上,而非去分析GDC在這個聲光時代的走向。為何一個叫做Phil Fish的無名小卒趕工開放話說「日本的遊戲很爛」等等我認為有幾個面相去探討:1.畫面架構放棄純粹多邊型技術數量的發展、多光源VR的討論2.電玩電影化的未來探討,包含QTE的使用取向3.封閉主機建構與移動設備的挑戰4.「遊戲化」的意義。是否所有的社交網站和單純的程式網站都需要走向某種類似RPG要素的升級?5.還有一個我認為相當重要的,跨平臺遊戲在下一個時代的趨勢與整合不過,你知道的,這些文章很難寫,而且沒啥人看.XDDD 我應該試著寫一個GDC的專題,不過畢竟我不是工程師,我著重的焦點一定和開發人員不同...如果你會寫的話,趕快來加入我們吧,我說真的XD 匿名表示… 其實我意思不是指天天或每個禮拜都有類似的專欄,而是說GAMAVI可以先從報導做起,至少有GDC的相關新聞頁面和基本介紹,GDC這麼大的盛會,台灣的電玩網站卻不怎麼當一回事。我要想看個新聞卻得去看日文和英文,嗚嗚,我想要以母語無痛閱讀呀~。期許未來GAMAVI拿到GDC的入場證!! RainReader寫道… 嗯,我會做有關業界的專題分析報導,比如說GDC或是5月的E3。強調專業確實是我們的主旨,這種分析與報導確實有需要。我一直很有自信的說,有關電玩業界的趨勢與新聞,若我不知道,台灣知道的人不會超過手指頭。至於拿到GDC的入場證,這很難吧...我們才成立四五個月,而且看看公司,好像沒幾個人(包含我)會寫遊戲程式XDDDDDD
留言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有關今次的GDC 2012 遊戲開發者大會(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)
Gamavi幾乎無特別報導
而巴哈的GDC新聞全部是外電翻譯文,沒有屬於自家的報導
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算是在整個遊戲產業是滿盛大的盛會吧?
日本 4gamer 的 GDC 2012 專題報導
http://www.4gamer.net/words/005/W00529/
韓國 thisisgame.com 的 GDC 2012 專題報導
http://www.thisisgame.com/gdc/gdc2012/
中國 電玩巴士的 GDC 2012 專題報導
http://zt.tgbus.com/GDC2012/
台灣 ......
拿GDC 2012 搜尋會發現有在報導的媒體大都是巴哈姆特,且篇數很少
雖然很討厭中國的電玩巴士和韓國人,不過人家是積極持續地在關注國外技術的消息
日本有專欄甚至因為GDC盛會寫了一篇對於國內遊戲產業反思的文章
Access Accepted第337回:「日本のゲームの未来」を考えさせられたGDC 2012
http://www.4gamer.net/games/036/G003691/20120312053/
其實我比較喜歡看這個,看看外國發展的技術程度已經到哪了? 再看看我們自己。
我認為gamavi可以在世界遊戲產業脈動上著墨些。
台灣電視媒體已經夠沒有國際觀了,我不希望電玩界也是這樣。
請多多加油
至於GDC 2012的問題。你說的沒錯,而且你會留言來給我也表達一種感謝。
GDC是一種各國開發力的競賽,並非單純遊戲的介紹。他代表全世界遊戲開發者對於目前遊戲的走向、技術的交流,甚至是未來的看法。
事實上,就4Gamer或是中國電玩巴士,我覺得也是停留在「報導」上,而非去分析GDC在這個聲光時代的走向。為何一個叫做Phil Fish的無名小卒趕工開放話說「日本的遊戲很爛」等等
我認為有幾個面相去探討:
1.畫面架構放棄純粹多邊型技術數量的發展、多光源VR的討論
2.電玩電影化的未來探討,包含QTE的使用取向
3.封閉主機建構與移動設備的挑戰
4.「遊戲化」的意義。是否所有的社交網站和單純的程式網站都需要走向某種類似RPG要素的升級?
5.還有一個我認為相當重要的,跨平臺遊戲在下一個時代的趨勢與整合
不過,你知道的,這些文章很難寫,而且沒啥人看.XDDD 我應該試著寫一個GDC的專題,不過畢竟我不是工程師,我著重的焦點一定和開發人員不同...如果你會寫的話,趕快來加入我們吧,我說真的XD
期許未來GAMAVI拿到GDC的入場證!!
強調專業確實是我們的主旨,這種分析與報導確實有需要。我一直很有自信的說,有關電玩業界的趨勢與新聞,若我不知道,台灣知道的人不會超過手指頭。
至於拿到GDC的入場證,這很難吧...我們才成立四五個月,而且看看公司,好像沒幾個人(包含我)會寫遊戲程式XDDDDDD